第293章联合起来压价的电池厂商
很感兴趣,而人工sei薄膜的专利授权,只要能达到他的心理预期就行。 如果达不到,他也不介意将其搁浅在自己手中。 反正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至于其他国家或者实验室研究所在短时间内弄出代替品,概率基本小到可以忽略。 毕竟这玩意真要那么容易做出来,早就弄出来了。 工业界和实验室研究所这些机构这些年在锂枝晶难题上砸了不说百亿千亿,但几十亿肯定是有的。 几十年来丢了这么多钱进去都没解决这个问题,想要在短时间内就找到代替品,哪怕有他这个样本在这里都几乎不可能做到。 ....... 翻了翻手中的报价,徐川发现这些厂商的报价,几乎都一模一样,数值非常接近。 国内的比亚迪报价5.3亿三年的专利授权,宁德时代时代报价5.5亿三年的专利授权...... 而国外的无论是小岛国的松下,还是lg化学等电池大厂,报价也都差不多在七千万米金左右,换算成rmb,按照目前的汇率,刚好在五个亿左右。 很显然,这些厂商在每一轮的谈判和报价都私下里都是有联系的。 面对他放出来的三个国内名额,五个国际名额,这些电池厂商们打算统一战线以最小的付出来一起拿到这份专利授权。